通常情況下,老年人高血壓需要控制飲食。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其發病機制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飲食因素起著重要作用。當老年人攝入過多的鈉鹽時,會導致體內鈉離子增多,引起水鈉瀦留,使血容量增加,進而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導致血壓升高。而控制鈉鹽的攝入,能減少水鈉瀦留,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壓水平。
過量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容易導致血脂升高,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減慢,血管壁受到的壓力增大,從而促使血壓上升。合理控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能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對穩定血壓有積極意義。而且,老年人如果飲酒過量,酒精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其興奮,釋放去甲腎上腺素等激素,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減少酒精攝入,能避免這種不良刺激,利於血壓的控制。
而適當增加鉀、鈣、鎂等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對血壓控制有益處。鉀能促進鈉的排出,鈣和鎂有助於維持血管的正常功能,膳食纖維能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
老年人高血壓患者應保持飲食清淡,減少鈉鹽、脂肪、膽固醇和酒精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全穀類等富含營養食物的攝取,同時注意飲食規律,避免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