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壓高即醫學上所講的舒張壓高,舒張壓高的原因主要有肥胖、高鹽飲食、精神緊張、腎臟疾病、內分泌紊亂等。危害有頭暈、身體乏力、心慌、腦出血以及冠心病等。
一、原因
1. 肥胖:
肥胖者體內脂肪堆積,會使血管外周阻力增大,導致舒張壓升高。且肥胖常伴有代謝紊亂,進一步影響血壓。平時應控制飲食,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攝入,增加運動量,如慢跑、游泳等,以減輕體重。
2. 高鹽飲食:
攝入過多的鹽會使體內鈉離子增多,導致水鈉瀦留,增加血容量,從而使舒張壓升高。日常飲食要清淡,減少鹽的攝入,避免食用醃制食品。
3. 精神緊張:
長期精神緊張會使交感神經興奮,促使去甲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舒張壓高。要學會調節情緒,通過聽音樂、旅遊等方式緩解精神壓力。
4. 腎臟疾病:
如腎小球腎炎等,會影響腎臟對水和電解質的調節功能,導致水鈉瀦留,引起血壓升高,尤其是舒張壓。需針對腎臟疾病進行規範治療。
5. 內分泌紊亂:
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會使體內激素失衡,影響血壓調節機制,導致下壓升高。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進行相應治療。
二、危害
1.頭暈:舒張壓偏高通常會導致顱內壓升高,有可能會引起頭暈,並且還會伴有頭痛。
2.身體乏力:患者通常會出現明顯的身體乏力,感覺精神不振,嚴重者還有可能會出現暈厥。
3.心慌:舒張壓偏高,有可能會導致心肌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容易引起心慌、胸悶等現象。
4.腦出血:如果比較嚴重,可能會誘發腦出血,會引起顱內壓升高,從而引起偏癱。
5.冠心病:血壓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若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冠心病發病風險顯著增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監測血壓,如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