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月經疼痛的原因有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異常、子宮收縮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盆腔慢性的炎症等。
1.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異常:女性月經期間,子宮內膜會合成並釋放前列腺素,其中前列腺素F2α和前列腺素E2含量增加是導致痛經的主要原因。這些前列腺素會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缺氧狀態,從而出現痛經。可通過休息、保暖、喝紅糖水等緩解。
2.子宮收縮異常:子宮收縮異常可能導致子宮缺血、缺氧,引起痛經。子宮收縮過強或不協調,會使子宮局部缺血,引發疼痛。適當運動、放鬆心情有助於緩解。
3.子宮內膜異位症: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但由於子宮腔經輸卵管與盆腔相通,內膜細胞可由輸卵管進入盆腔異位生長,在經期時,這些異位的內膜也會出血,刺激周圍組織,產生疼痛。需就醫進行規範治療。
4.子宮腺肌病:主要由子宮肌層內的異位內膜腺體充血、週期性出血導致的痛經。子宮腺肌病會使子宮彈性降低、收縮能力降低,出現痛經。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藥物或手術治療。
5.盆腔慢性的炎症:盆腔炎症處於月經期時,整個盆腔會處於充血狀態,炎症刺激會導致疼痛加劇。應積極治療盆腔炎症。
經期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和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