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麻痹是指眼睛的睫狀肌失去調節晶狀體凸度的能力,導致眼睛不能正常聚焦。常見原因有藥物作用、神經系統疾病、眼部外傷、全身性疾病、先天性異常等。
1.藥物作用:某些藥物如阿托品、後馬托品等抗膽鹼藥物,可阻斷睫狀肌上的膽鹼能受體,使睫狀肌鬆弛,從而引起調節麻痹。一般在藥物作用消失後,調節功能可逐漸恢復。
2.神經系統疾病:如動眼神經麻痹,可影響睫狀肌的神經支配,導致調節麻痹。常見於腦部腫瘤、腦血管意外等病變累及動眼神經時。需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
3.眼部外傷:嚴重的眼部挫傷、穿通傷等,可能損傷睫狀肌或其支配神經,引起調節麻痹。應及時處理眼部外傷,根據損傷程度進行相應修復。
4.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可影響神經功能,波及睫狀肌的神經調節,引發調節麻痹。需積極控制原發疾病。
5.先天性異常:極少數情況下,先天性睫狀肌發育不良等先天性異常可導致調節麻痹。可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矯治。
應避免隨意使用可能引起調節麻痹的藥物,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注意眼部保護,防止眼部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