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心肌梗死通常比較嚴重。
下壁心肌梗死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供應下壁心肌的血管主要是右冠狀動脈或回旋支的後降支發生阻塞,血流中斷,心肌因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核心動力器官,下壁心肌梗死會使心臟的泵血功能受到影響。下壁心肌梗死可能引發心律失常,比如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嚴重心律失常,這會打亂心臟正常的節律,導致心臟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泵送到全身,進而影響各個器官的血液灌注和正常功能。還可能導致心力衰竭,心臟不能將足夠的血液泵出以滿足身體的需求,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水腫等症狀,嚴重威脅生命健康。
在急性發作期,下壁心肌梗死可能迅速導致患者出現心源性休克,表現為血壓急劇下降、意識模糊等,若不及時救治,死亡率較高。即使度過急性期,後續也可能遺留心肌重構、心臟擴大等問題,影響患者的遠期預後和生活質量。
對於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應盡快就醫,爭取在發病後的黃金時間內進行再灌注治療,如溶栓、介入治療等,以恢復心肌的血液供應,輓救瀕死心肌。同時,患者在病情穩定後,需嚴格遵循醫囑,控制血壓、血脂、血糖等危險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