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和血栓通常不是一種病。
腦梗,即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因腦部血液供應缺乏而發生局部腦組織壞死的一組疾病的綜合徵。其主要原因是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病;也可能是因為異常物體如固體、液體、氣體沿血液循環進入腦動脈或供應腦血液循環的頸部動脈,造成血流阻斷或血流量驟減而產生相應支配區域腦組織軟化壞死。腦梗的臨床表現多樣,常見的有偏癱、言語不利、口角歪斜等。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它可以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形成,比如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內形成血栓,就可能引發心肌梗死;在下肢深靜脈形成血栓,可導致下肢腫脹、疼痛等。血栓形成的原理主要是血管內皮損傷、血流狀態異常以及血液凝固性增加等因素,促使血小板黏附、聚集,纖維蛋白沈積,最終形成血栓。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適量運動,避免久坐不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能導致血栓和腦梗的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