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十二指腸潰瘍球部變形是可以治好的。
十二指腸潰瘍球部變形主要是由於潰瘍反復發作,導致球部黏膜及肌層受到破壞,在愈合過程中發生纖維組織增生、瘢痕形成,進而引起球部形態改變。通過規範治療,多數患者可實現臨床治癒。一方面,藥物治療是關鍵。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能抑制胃酸分泌,減少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促進潰瘍愈合;胃黏膜保護劑如鋁碳酸鎂等,可在潰瘍表面形成保護膜,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襲。另一方面,根除幽門螺桿菌也至關重要。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病因之一,採用含鉍劑的四聯方案根除幽門螺桿菌後,可顯著降低潰瘍的復發率,有利於球部變形的恢復。
對於病情較輕、潰瘍較淺、變形程度不嚴重的患者,經過規範的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潰瘍可逐漸愈合,球部變形也可能隨之改善。即使是變形較為嚴重的患者,通過積極治療,也能有效控制症狀,預防併發症的發生,達到臨床治癒的標準。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規律的飲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戒煙限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勞累,同時按醫囑規範用藥,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