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35.2℃一般不太正常。
人體的體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一定範圍內波動。正常體溫根據測量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口腔溫度的正常範圍通常在36.3℃-37.2℃之間,腋窩溫度正常範圍一般是36.1℃-37℃,直腸溫度正常範圍大概在36.5℃-37.7℃。體溫的相對恆定是機體進行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這主要是通過神經、體液等調節機制來維持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實現的。
當體溫為35.2℃時,低於正常範圍,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方面,外部環境因素可能導致體溫偏低,比如長時間處於寒冷環境中,身體散熱過多,而保暖措施不足,就可能使體溫下降。另一方面,一些疾病也可能引發低體溫,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身體代謝減緩,產熱減少,從而導致體溫低於正常水平。某些藥物的副作用、營養不良等情況,也可能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和體溫調節功能,造成體溫偏低。
體溫過低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它會使身體的新陳代謝減慢,血液循環不暢,進而影響各個器官的正常功能。比如,可能會導致心跳減慢、血壓下降等,使人感到乏力、困倦,甚至出現意識模糊等症狀。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如果出現體溫持續偏低的情況,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