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按照發病機制可以分為通氣性呼吸衰竭和換氣性呼吸衰竭,也可以分為泵衰竭和肺衰竭。
通氣性呼吸衰竭,也稱為泵衰竭,是由於驅動或調控呼吸運動的中樞神經系統、外周神經系統、神經肌肉組織(包括神經-肌肉接頭和呼吸肌)以及胸廓等部位的功能障礙引起的。這種類型的呼吸衰竭通常表現為Ⅱ型呼吸衰竭,即低氧血症伴有高碳酸血症。
換氣性呼吸衰竭,也稱為肺衰竭,是由氣道阻塞、肺組織和肺血管病變造成的。肺實質和肺血管病變常引起換氣功能障礙,表現為Ⅰ型呼吸衰竭,即低氧血症不伴高碳酸血症。嚴重的氣道阻塞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會影響通氣功能,造成Ⅱ型呼吸衰竭。
在治療方面,對於不同類型的呼吸衰竭,可能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對於泵衰竭,可能需要針對神經系統或肌肉系統的疾病進行治療;對於肺衰竭,可能需要針對肺部疾病本身進行治療,如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來改善通氣功能。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