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縮窄是指主動脈的某一段變窄,通常是由於先天性因素導致的一種心血管畸形。
主動脈是人體內最大的動脈,負責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當主動脈的某個部分變窄時,就會限制血液流動,增加心臟泵血的負擔,並可能導致高血壓和其他併發症。主動脈縮窄可以發生在主動脈的不同部位,但最常見的是在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之間。這種縮窄可能是由於胎兒發育過程中主動脈壁的異常發育,導致血管壁部分或完全阻塞。
主動脈縮窄的症狀和嚴重程度取決於縮窄的位置和程度。在一些輕微的病例中,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然而,在嚴重的病例中,可能會因為血液流向身體上部的壓力增加而導致頭痛、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此外,由於下半身的血液供應不足,可能會導致下肢無力、血壓低或無脈。未經治療的主動脈縮窄可能會增加心臟衰竭、主動脈破裂或腦卒中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主動脈縮窄是一種需要醫療關注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定期進行心臟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評估縮窄的狀況,並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適當的治療,如藥物治療或手術矯正。通過及時的治療,許多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狀,降低併發症的風險,並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