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劇烈運動、高原環境等因素導致的肺部出現少量積液,一般是正常的。因肺部感染、腫瘤、心臟疾病等引發的肺部少量積液,通常是不正常的。
劇烈運動時,身體代謝加快,血液循環加速,肺部毛細血管壓力短暫升高,可能出現少量滲出液形成積液,待身體恢復平靜後,積液會自然吸收,是身體正常的應激反應。處於高原環境時,低氧環境會使肺部血管擴張,血液成分滲出增加,產生少量積液,隨著身體對高原環境的適應,積液情況會逐漸好轉,不會對健康造成長期危害,所以這類情況導致的積液是正常的。
當肺部遭受細菌、病毒或支原體等感染時,炎症會破壞肺部組織細胞,使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液中的液體滲出到肺泡及間質中形成積液這是疾病侵襲的表現,屬於不正常情況。腫瘤在肺部生長,無論是原發性肺癌還是轉移性腫瘤,都會侵犯肺部血管、淋巴管,阻礙液體正常循環與吸收,導致積液產生,且積液量可能會逐漸增多。心臟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臟無法有效泵血,會使肺靜脈壓力升高,液體回流受阻而滲出到肺部,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不斷惡化,所以這些疾病引發的肺部少量積液是不正常的,需要高度重視並積極治療。
如果發現肺部有少量積液,務必及時就醫。醫生會綜合問診、體格檢查及胸部X光、CT等檢查結果判斷積液性質。如果為正常情況,可遵醫囑觀察隨訪。如果為不正常情況,要配合醫生深入檢查,明確病因並接受規範治療,定期復查以監測積液變化及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