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拔毛癖有哪些表現

發佈時間:2024-12-19 08:41:29
郭亞南副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拔毛癖,也稱為拔毛症或拔毛障礙,是一種衝動控制障礙,主要表現為反復出現的無法抗拒的拔除自己毛髮的行為。這種行為通常發生在頭皮、眉毛、睫毛等部位,但也可能涉及其他身體部位的毛髮。患者可能會感到緊張、焦慮或滿足感,在拔毛過程中或之後。

拔毛癖的表現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

1. 反復拔除自己的毛髮,尤其是在感到壓力、焦慮或無聊時。

2. 嘗試控制拔毛行為但往往失敗,導致明顯的困擾和痛苦。

3. 拔毛區域可能出現皮膚損傷、感染或疤痕。

4. 對拔毛行為產生強烈的內疚感或羞恥感,可能試圖隱藏這一行為。

5. 社交功能受損,由於拔毛導致的外觀問題或避免社交場合以掩蓋行為。

6. 情緒波動,如抑鬱、焦慮或易怒。

7. 睡眠障礙,如失眠或睡眠質量下降。

8. 學業、工作或日常活動的效率下降。

治療拔毛癖通常需要綜合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行為療法和有時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識別和處理導致拔毛行為的情緒觸發因素,而行為療法則旨在改變拔毛的習慣性行為模式。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藥物來幫助管理與拔毛癖相關的症狀,如抗抑鬱藥(例如捨曲林、氟西汀)、抗焦慮藥(例如阿普唑侖)或情緒穩定劑(例如鋰鹽)。然而,藥物治療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並且通常是作為整體治療計劃的一部分。

拔毛癖有哪些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