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面肌痙攣應該針灸哪幾個穴位

發佈時間:2024-12-19 08:42:51
陳文珍副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面肌痙攣應該針灸的穴位有四白穴、陽白穴、頰車穴、攢竹穴、曲池穴等。

1.四白穴:在人的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針灸四白穴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功效,有助於緩解面肌痙攣引起的面部肌肉緊張、抽搐等症狀。針灸此穴位時,需注意針刺的深度和角度,避免損傷面部神經和血管。

2.陽白穴:位於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處。針灸陽白穴可以調和氣血、祛風止痛,對於面肌痙攣引起的額部肌肉抽搐、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在針灸此穴位時,同樣需要注意針刺的深度和手法,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頰車穴:頰車穴在人的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處,咀嚼時咬肌隆起最高點處。針灸頰車穴可以舒筋活絡、消腫止痛,對於面肌痙攣引起的面頰部肌肉抽搐、疼痛等症狀有明顯的緩解效果。在針灸過程中,需保持舒適的體位,避免過度緊張。

4.攢竹穴:位於眉頭凹陷中,眶上切跡處。針灸攢竹穴可以調和氣血、祛風通絡,對於面肌痙攣引起的眼部肌肉抽搐、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針灸此穴位時,需注意針刺的深度和方向,以免損傷眼部神經和血管。

5.曲池穴:雖然曲池穴位於肘部,但針灸此穴位也有助於緩解面肌痙攣的症狀。曲池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針灸此穴位可以調和氣血、舒筋活絡,從而對面肌痙攣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在針灸過程中,需保持放鬆狀態,避免過度緊張。

面肌痙攣患者在接受針灸治療後,應注意保持面部溫暖,避免受風寒侵襲,以免加重病情。針灸後避免立即洗臉或接觸冷水,以免刺激面部神經和血管。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於身體恢復。

面肌痙攣應該針灸哪幾個穴位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