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包括:
1. 嘔血:當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上時,血液可能通過嘔吐排出,表現為嘔血。嘔出的血可能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並可能伴有血塊。
2. 便血:當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下時,血液可能通過腸道排出,表現為便血。便血的顏色取決於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部位,可能是鮮紅色、暗紅色或黑色(柏油樣)。
3. 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急性大量出血可能導致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為頭暈、心慌、乏力,突然起立時可能發生暈厥、肢體冷感、心率加快、血壓偏低等症狀。嚴重時可進入休克狀態。
4. 貧血和血象變化:急性大量出血後,由於血液迅速丟失,患者可能出現貧血症狀。在出血的早期,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與血細胞比容可能無明顯變化。隨著出血的持續,這些指標會逐漸下降。
5. 發熱:消化道大量出血後,部分患者可能在24小時內出現低熱,持續3-5天後恢復正常。這種發熱可能與周圍循環衰竭導致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有關。
6. 氮質血症:由於大量血液蛋白質的消化產物在腸道被吸收,可能導致血中尿素氮濃度增高,出現氮質血症。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請盡快就醫進行詳細檢查和治療。及時診斷和治療對於預防併發症和改善預後至關重要。同時,請保持平和的心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