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蟲是一種腸道寄生蟲,蟲體呈乳白色線狀,長約2cm,容易活動在肛門的周圍。蟯蟲感染好發於兒童,成年人也有可能感染蟯蟲,但是幾率很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判斷肛門外有無蟯蟲,如從症狀判斷、觀察蟲體、查看蟲卵等。
1.從症狀判斷:蟯蟲感染的患者晚上入眠後肛門或者會陰部會出現明顯的瘙癢,嚴重者還有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等症狀。還可引起闌尾炎、腹膜炎等疾病,繼而出現右下腹或其他部位的壓痛、發熱等症狀;對於女性,蟯蟲有可能進入陰道或者是尿道而引起尿道炎、陰道炎,導致尿頻、尿急、尿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狀,還可出現尿液或分泌物有白色線狀蟲體的情況;
2.觀察蟲體:蟯蟲大多夜間產卵,在入眠後,人體肛門括約肌鬆弛時,蟯蟲會從肛門處爬出。可在夜間入睡後用手電筒查看患者肛門處是否有白色細線狀的蟲子。如果有發現,說明有蟯蟲感染,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治療;
3.查看蟲卵:這個方法需要借助顯微鏡,可以在早上排便之前,用透明膠紙反復粘拭肛門附近的皮膚,注意不要損傷皮膚。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蟯蟲卵,一般蟯蟲卵無色透明,呈長橢圓形,若觀察到蟯蟲卵即表明患者存在蟯蟲感染。
蟯蟲雖然壽命很短,但是傳染性很強,容易在搔抓肛門時沾染到手上,導致重復感染,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還需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定期給衣服、食器消毒,減少重復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