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腎病的分期為I期、Ⅱ期、Ⅲ期、 IV期。
1.I期:這是膜性腎病的早期階段,病理改變相對較輕。此時,腎小球基底膜上皮側可見少量嗜復紅小顆粒,這些顆粒是免疫復合物沈積的表現。由於病變較輕,患者的臨床症狀通常不明顯,可能僅有輕微的尿液異常,如少量蛋白尿。在治療上,I期膜性腎病患者通常採用保守治療,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以及使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如潑尼松、環磷酰胺等,以控制病情進展。
2.Ⅱ期:在Ⅱ期,腎小球基底膜上皮側的嗜復紅小顆粒增多,並形成釘突結構。這些釘突是免疫復合物進一步沈積和基底膜增生的結果。此時,患者可能出現較為明顯的尿液異常,如蛋白尿增多,並可能伴有水腫、高血壓等症狀。治療上,Ⅱ期膜性腎病患者同樣需要採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的方案,以減輕免疫炎症反應,保護腎功能。
3.Ⅲ期:進入Ⅲ期後,腎小球基底膜上皮側的釘突結構變得更加明顯,且數量增多。此時,腎小球濾過功能受到嚴重損害,患者可能出現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腫和高脂血症等腎病綜合徵表現。在治療上,Ⅲ期膜性腎病患者需要更加積極地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如潑尼松聯合環孢素等,以控制病情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4.IV期:這是膜性腎病的最嚴重階段。在IV期,腎小球基底膜上皮側的釘突結構融合成片,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幾乎完全喪失。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的腎病綜合徵表現,並可能伴有腎功能衰竭、貧血等併發症。此時,治療難度加大,患者可能需要採用透析或腎移植等替代治療方法來維持生命。
膜性腎病患者應保持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以減輕腎臟負擔。同時,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等誘發因素。此外,患者應定期監測腎功能指標和尿液分析,以及時發現和處理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