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性休克是一種由於劇烈疼痛導致的循環系統功能紊亂,進而引起全身組織器官供血不足的臨床綜合徵。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管運動中樞會不斷發放衝動,通過交感縮血管纖維傳遞到全身的小血管,使其維持一定的緊張性,從而確保血液循環的穩定。當人體遭受到劇烈疼痛刺激時,這種疼痛信號會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進而影響到血管運動中樞的功能。此時,血管運動中樞可能會發生抑制,或者傳出的交感縮血管神經信號被阻斷,導致小血管因緊張性喪失而發生擴張。
血管擴張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大量血液淤積在微循環中,使得回心血量急劇減少,血壓隨之下降。當血壓下降到一定程度時,無法滿足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注需求,就會引發休克狀態。疼痛性休克的臨床表現通常包括突發麵色蒼白、胸悶、心慌、甚至暈厥等症狀。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意識方面的異常,如精神緊張、煩躁不安,嚴重時可能出現意識模糊、昏迷等表現。
對於疼痛性休克的治療,關鍵在於迅速緩解疼痛並恢復血壓。首先,應立即停止任何可能導致疼痛加劇的行為,並讓患者平臥,保持呼吸道通暢。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輸注液體和藥物,以恢復血容量和提升血壓。同時,應使用鎮痛藥物來緩解患者的疼痛。
疼痛性休克患者需要密切監測生命體徵,特別是血壓和心率的變化。同時,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防止嘔吐物誤吸。此外,還應注意患者的保暖和體位,避免不必要的搬動和刺激。在恢復階段,患者應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