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即急性心肌梗死,沒有明確研究表明患者多久會死亡,一般治療及時、病情較輕微一般不會導致患者死亡,治療不及時、病情較重可能會在5~10分鐘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死時間因治療及時性與病情嚴重程度而異。發病時,如果患者能夠迅速獲得醫療救助,並且病情相對輕微,心肌受損範圍有限,通過及時的溶栓治療、冠脈介入治療或冠脈旁路移植術等手段,可以迅速恢復心肌的血液供應,防止心肌進一步壞死。在這種情況下,急性心肌梗死通常不會導致患者死亡,且預後較好。
相反,如果急性心肌梗死發生時,患者未能及時獲得醫療救助,或者病情已經相當嚴重,心肌受損範圍廣泛,患者面臨的風險將大大增加。在嚴重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心肌細胞因缺血缺氧而大量壞死,可能引發惡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嚴重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往往發展迅速,可能在5~10分鐘導致患者猝死。
為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死風險,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定期進行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心臟病變並採取措施。保持合理的飲食,避免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適量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一旦出現胸痛、胸悶等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狀,應立即就醫,切勿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