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積液是在中耳腔內異常積聚的液體,這種液體可能是漿液性的、黏稠的或含有膿細胞的。中耳積液不僅會引起聽力下降,還可能導致耳鳴、耳痛甚至感染擴散等併發症。可能是咽鼓管功能障礙、感染因素、免疫反應、氣壓變化等原因導致。
一、咽鼓管功能障礙
1. 解剖結構異常:咽鼓管是連接中耳與鼻咽部的通道,其長度、寬度及角度的個體差異可能導致功能不全,影響中耳通氣和排液。
2. 炎症反應:急慢性鼻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可波及咽鼓管黏膜,引起腫脹、分泌物增多,阻礙咽鼓管開放。
3. 肌肉張力失衡:咽鼓管的開閉由周圍肌肉控制,任何影響這些肌肉功能的因素,如神經麻痹、長期吸煙等,都可能導致咽鼓管功能障礙。
二、感染因素
1. 細菌性感染:常見致病菌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它們通過咽鼓管侵入中耳,引發急性或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2. 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雖不直接引起化膿,但可導致咽鼓管黏膜水腫,促進積液形成。
3. 雙重感染:細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更為複雜,加重了中耳黏膜的炎症反應,增加了積液的風險。
三、免疫反應
1. 過敏反應:對某些物質,如塵蟎、花粉過敏時,體內釋放的組胺等介質可引起咽鼓管及中耳黏膜充血、水腫,促進積液產生。
2.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可能影響全身多個器官,包括中耳,導致非感染性炎症和積液。
四、氣壓變化
1. 快速海拔變化:如乘坐飛機、潛水等活動,外界氣壓急劇變化,若咽鼓管調節不及時,會造成中耳內外壓力不平衡,引起積液。
2. 氣候因素:寒冷天氣下,咽鼓管黏膜更易受刺激而腫脹,加之室內外溫差大,頻繁進出可能導致咽鼓管功能暫時性障礙。
平時要預防感冒,減少擤鼻涕時過於用力的情況。避免乘坐飛機或潛水等氣壓變化大的活動。
如果出現聽力下降、耳鳴、耳部悶脹感加重等情況,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採取合理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