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體是血液凝固和纖溶系統活動的一個重要指標,其臨床意義主要體現在對血栓形成和溶解狀態的監測上。在多種疾病狀態下,如深靜脈血栓、肺栓塞、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等,D-二聚體的濃度會顯著升高,因此被廣泛用於這些疾病的輔助診斷和治療效果的評估中。
首先,D-二聚體可以作為血栓性疾病的篩查工具。在疑似深靜脈血栓或肺栓塞的患者中,D-二聚體的測量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血栓的風險,尤其是在臨床表現不典型時,D-二聚體的檢測可以提供重要的輔助信息。
其次,D-二聚體的水平還可以用於評估抗凝治療的效果。在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中,定期監測D-二聚體的變化可以幫助醫生瞭解治療方案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治療方案。
此外,D-二聚體還與一些炎症性疾病的活動性相關。例如,在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D-二聚體的水平可能會升高,反映了疾病的活動程度和組織損傷的程度。
綜上所述,D-二聚體的臨床意義在於其作為血栓形成和溶解狀態的生物標誌物,對於血栓性疾病的篩查、治療效果的評估以及某些炎症性疾病活動性的監測具有重要價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D-二聚體水平的升高並不特異於某一種疾病,因此在臨床應用時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