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怎樣的

發佈時間:2024-12-09 17:31:16
羅文才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核磁共振是一種神奇的醫學檢測技術,其原理涉及磁場與原子核的奇妙互動。簡單來說,當外部磁場作用於某些原子核時,這些原子核會吸收能量並達到一種共振狀態。

當人體處於磁場中時,原子核會像小磁針一樣排列。我們給這些原子核施加一個射頻脈衝,使其能量狀態發生變化。當射頻脈衝停止後,原子核會釋放出它們吸收的能量,這個過程被稱為磁共振現象。

通過檢測這些原子核釋放出的能量,我們可以得到關於物質內部結構和化學信息的圖像。這些圖像可以幫助醫生診斷疾病、研究人體組織和器官的功能等。

相對於其他檢查,核磁共振的組織分辨率更高,圖像也更清晰。由於金屬會對外加的磁場造成影響,因此患者在進行磁共振檢查前,需要先把身上的金屬物品拿掉。具體是否需要進行磁共振檢查建議咨詢專科醫生後決定。

相關文章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怎樣的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