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中很多人對中耳炎的認識還存在很多疑問,但就論症狀而言,很多患者只認為是聽力下降。目前老百姓對中耳炎的認識也在提升。其實中耳炎就像我們的一個敵人,只要稍微瞭解一下就能打敗它。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竇及乳突氣房 )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現在中耳炎的發病率在普遍上升。尤其好發於兒童和年輕人,分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和氣壓損傷性中耳炎。 病菌可以通過咽鼓管途徑侵入中耳。慢性中耳炎病變假如超越黏膜組織,並致聽骨壞死、鼓膜大穿孔,聽力減退較嚴重,對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影響。
中耳炎有哪些症狀呢?化膿性中耳炎初期,鼓膜未穿孔前,常伴有畏寒、發熱等症狀。早期感到耳悶,聽力漸降,伴耳鳴。慢性中耳炎表現為:長期或間歇性耳流膿、鼓膜穿孔及耳聾。可分為:1.單純型:此型常見,分泌物呈粘液性或粘膿性,一般無臭味,流膿多為間歇性,膿量多不一,感冒時加重、鼓膜中央穿孔,耳聾不嚴重。2.纖維肉芽型:分泌物呈現膿性,帶臭味,耳聾重,有時有頭痛、眩暈症狀。(3)膽脂瘤型:分泌物較少,有特異惡臭,鼓膜穿孔鬆弛部,用探針探入襄內,如探出白色的腐臭物質,氣味極臭即可確診,耳聾重。後兩型會侵蝕骨質,破壞中耳鄰近的重要器官,引起嚴重的顱內外併發症,相當嚴重。如向前侵犯正好是大腦,向後侵犯則是乙狀竇及小腦。如果這些地方被侵犯就易造成腦炎、腦膜炎或腦膿腫;較輕微的是侵犯內耳或面神經導致眩暈或導致面神經麻痹,口角歪斜。
當有部分症狀的時候,我們要盡快去正規專業醫院去做檢查。血液分析,聽力測定,耳鏡檢查等項目。然後在做頭顱影像學檢查(顳骨CT):對判斷中耳炎的類型幫助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