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藥即退熱藥物,吃了退燒藥出汗一般不建議捂,而是應減少衣物穿著、晾汗。建議先去醫院就診檢查,遵照醫囑選擇適合的退熱藥物治療。
發熱指的是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異常、致熱原生成過多造成的機體溫度升高。腋下溫度超過37.3℃即屬於發熱,如果體溫達到38.5℃或更高,則需配合醫生口服退熱藥物緩解,如布洛芬緩釋片、對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片等。受該類藥物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的影響,患者用藥後可能會出汗。
在服用藥物、出汗後,不宜穿著厚的衣物或蓋厚被子捂汗。因為人體需要汗液蒸發帶走多餘的熱量、幫助散熱,捂汗會影響機體散熱過程、降低藥物效果。因此現階段應減少衣物穿著、注意室內通風,可通過泡溫水澡、溫水擦拭身體等方式輔助散熱,以使體溫逐漸恢復正常。
在發熱期間,患者需注意臥床休息、避免受風著涼、多喝溫水補充體液。可適量吃流食或半流質食物,如米粥、米粉、藕粉、麵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