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白天怕冷晚上盜汗是怎麼回事

發佈時間:2024-04-22 16:40:31
王海泉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白天怕冷、晚上盜汗可能是環境因素、氣血不足、陰虛火旺、腎陰虛、心陽虛等因素造成的。建議先就醫檢查,明確具體病因後對症調理。

1.環境因素:如白天氣溫過低或穿著衣物過少、運動量少、夜間室內溫度過高或穿著衣物過多等,可能會導致白天怕冷、晚上盜汗,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建議日常隨天氣變化增減衣物,多關注天氣預報,保持室內溫度恆定,維持在22℃左右即可。

2.氣血不足:是中醫病症名,其是對氣虛和血虛的統稱,發病後的典型症狀有脫發、頭暈、耳鳴、白天怕冷、晚上盜汗、頭髮乾枯等。可通過經絡按摩的方式緩解,建議將雙手搓熱後按摩頭面部、足部等區域,注意力度不宜過大,每次可持續進行30~40分鐘,每周進行3~5次,以促進氣血循環。另外,運動也是調養氣血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平時可通過練習瑜伽、打太極拳、練氣功等改善。

3.陰虛火旺:屬於虛熱症候的一種,發病多與精虧血少、陰液大傷、陰虛陽亢等因素有關。患者發病後可出現全身性的虛熱徵象,典型症狀有白天怕冷、晚上盜汗、牙痛、咽乾、咽痛、口乾舌燥、骨蒸潮熱、大便乾結等。患者日常應少吃溫燥之品,宜食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潤燥功效的吃食,如銀耳、桑葚、百合、甲魚、鴨肉、牛奶等。另外也需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晚睡、避免進行劇烈運動。

4.腎陰虛:是腎虛的常見類型,屬於中醫疾病的一種。從中醫角度來看,其是腎陰虧損、失於滋養、虛熱內生所表現出的虛熱證候,發病後的典型症狀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夜間潮熱盜汗、白天畏寒、性功能減退等。可以在有醫囑的前提下進行針灸調理,針灸腎俞穴、三陰交穴、太溪穴、照海穴、關元穴等穴位,每次調理需留針30分鐘左右。

5.心陽虛:指的是心陽不振,屬於心氣虛的表現之一。患者可能會出現白天怕冷、夜間盜汗、四肢冰涼、舌淡胖、舌苔發白滑膩、脈微細等症狀。可在有醫囑的前提下用中成藥物調理,如桂枝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保元湯等。具體藥物類型、給藥劑量,都需按照醫生建議選擇,避免隨意增加或減少用藥量。

在疾病治療和恢復期,應當遵照醫囑定期復查,觀察病情控制情況,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

白天怕冷晚上盜汗是怎麼回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