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隔缺損可分為兩種類型:原發性的和繼發性的。出現比較多的是繼發性房間隔缺損。繼發性房間隔缺損,位於冠狀竇口的後上部,根據相應的解剖部位,有以下類型:房間隔中央部分稱為卵圓孔未閉,入口處上腔靜脈被稱為上腔靜脈型,接近下腔靜脈被稱為下腔靜脈型。
它們中的大多數是單孔,少數是多孔的,還有篩狀的。缺損的直徑通常約為2-4釐米。如果伴有異位靜脈流入心房,則稱為部分異常肺靜脈引流。主要孔缺損位於冠狀竇的前部和後部。缺損的下緣靠近或是二尖瓣環,通常伴有二尖瓣瓣,稱為部分房室共用通道。繼發性缺損在早年是無症狀的,並且通常在青春期開始出現,主要是在出現呼吸短促,心悸,心房顫動後,可能有右心衰竭或呼吸道感染。原發性孔缺損的症狀出現得更早,可能發生早期肺動脈高壓和右心衰竭。
除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外,大多數繼發房間隔缺損的兒童可無症狀,且活動不受限制。一般來說,他們的特點是年青年的時候呼吸短促,心悸和疲勞。 40歲以後,大多數患者的症狀加重,並且經常出現心律失常,如心房顫動和心房撲動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這也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體格檢查顯示,大多數孩子都很瘦,左胸前壁常出現輕微隆起,心跳增加,右心室抬高感。典型表現為左胸骨邊緣的第二和第三肋間隙以及二度至三級收縮期吱吱聲的併發症,伴有第二心音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固定分裂。收縮期雜音是由肺動脈瓣血流速度增加引起的,少數患者也可有收縮性震顫。在大流量的三尖瓣區域可以聽到三尖瓣的舒張期雜音。如果右心室升高加強,肺動脈瓣區域的收縮期雜音減弱,但第二次心臟聲音更加活躍和分裂,表明存在肺動脈高壓。疾病的晚期將發展成充血性心力衰竭,頸靜脈充血和肝臟腫大。
所以繼發性房間缺損急救室一種先天性的心臟病,如果房間隔缺損比較大的話,患病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會出現體力下降等這些症狀。出現的缺損越大,對患者的影響會越大。所以如果嚴重記得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