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葡萄糖通常是指靜脈滴注葡萄糖,靜脈滴注葡萄糖後尿糖3+,可能與妊娠、給藥劑量過大、給藥速度過快、自身患糖尿病、自身患腎臟疾病等有關。需要立刻停止治療,並進行針對性檢查,必要時給予降糖藥物治療。
1.妊娠:妊娠時,子宮向後壓迫腎臟,會導致腎臟損傷,腎糖閾會下降,也可能出現尿糖3+的情況。此時要及時就醫,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一般包括飲食控制、適量運動、藥物治療等措施。
2.給藥劑量過大:靜脈滴注葡萄糖多用於治療水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低血糖、高鉀血症等疾病。正常情況下,靜脈滴注液體中的葡萄糖含量並不高,多數是選用的5%葡萄糖,其並不會對機體代謝造成影響。如果給藥劑量過大、葡萄糖濃度過高,即可導致短時間內血漿葡萄糖濃度升高、腎臟代謝負擔增加,繼而出現尿糖體徵。這種情況下,應立刻停止治療並進行觀察,隨著給藥停止,血漿葡萄糖濃度會逐漸恢復正常。
3.給藥速度過快:靜脈滴注過程中,可能出現靜脈滴注不暢或者給藥速度過快等問題,也導致血糖波動,進而影響尿糖水平。這種一般是一過性的尿糖水平增高,調整給藥速度觀察,如沒有恢復,及時停止給藥。
4.自身患糖尿病:如果停藥後仍然有尿糖體徵,且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濃度都已經超過正常標準,則可能與糖尿病有關。需要明確糖尿病具體類型後,遵醫囑對症給予降糖藥物治療。如1型糖尿病應考慮注射胰島素,而2型糖尿病可遵醫囑先考慮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如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格列吡嗪片、格列齊特片等。若口服藥物效果不理想,可考慮聯合胰島素治療。
5.自身患腎臟疾病:患有腎臟疾病會存在一定的腎功能不全,導致腎糖閾降低,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葡萄糖就會從尿中排出,出現尿糖3+的情況。此時要及時就醫,明確具體病因後,根據疾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針對性治療,如藥物治療、營養治療、透析和腎移植等。
建議患者及時與主治醫生溝通,結合自身實際病情、病情嚴重程度調整適合的治療方案。在疾病治療期間,也需做好個人生活護理。如避免進食高脂肪和高熱量食物、戒煙戒酒、每餐進食6~7分飽等。患者還應遵照醫囑定期、定時監測血糖,觀察血糖濃度是否穩定在正常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