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8個部位針灸說法是錯誤,常用的是穴位,有迎香穴、風池穴、合谷穴、鼻流穴、散笑穴、印堂穴、通天穴、列缺穴等。
1.迎香穴:此穴位於鼻翼兩側,能夠宣通鼻竅、清肺瀉熱,可改善鼻部症狀,比如鼻塞、鼻出血,並幫助恢復嗅覺。
2.風池穴:此穴位於脖子凹陷處,針灸後能夠疏風散表,改善鼻塞、打噴嚏、鼻癢等。
3.合谷穴:這個穴位的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間,能夠清熱疏風散表、活血通絡止痛,不僅可改善鼻炎,還可緩解頭痛。
4.鼻流穴:其位於鼻孔部鼻中隔與鼻翼之間的中點處,針灸後,能夠改善鼻炎引起的嗅覺減退、流鼻涕等。
5.散笑穴:其位於鼻唇溝中點處,能夠治療急性鼻炎,還可改善面神經麻痹。
6.印堂穴:其位於前額,在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交點處,針灸此位置,能夠明目通鼻、疏風清熱。
7.通天穴:這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常用於改善鼻部疾病和眩暈。
8.列缺穴:這是任脈上的穴位,能夠有效抑制過敏性鼻炎,緩解鼻子發癢與打噴嚏等。
除了以上所說穴位外,針灸少商穴、魚際穴、太淵穴也可緩解鼻炎。針灸後,應加強身體護理,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風,此外,針灸部位不能沾水,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