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骨髓可以轉化為黃骨髓,隨著年齡的增長,約在6歲前後,長骨骨髓腔內的紅骨髓可逐漸變成黃骨髓。
通常而言,骨髓充填於人體骨髓腔與松質的間隙內,在胎兒和幼兒期的骨髓皆呈紅色,在臨床上稱之為紅骨髓。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在6歲前後,人體內骨髓腔的紅骨髓則可慢慢地轉換為無造血功能的脂肪組織,在臨床稱之為黃骨髓。骨髓轉換自胚胎晚期開始至25歲基本完成,達到平衡狀態。黃骨髓只存在於成人長骨骨幹的骨髓腔內。
紅骨髓可以製造血小板,主要作用是止血,而黃骨髓主要成分是脂肪組織,若有貧血的情況存在,可能會轉化為紅骨髓,此外,有些藥物在長期使用後,也會對骨髓的造血功能造成影響,誘發再生障礙性貧血,因此,平時使用藥物時需謹遵醫囑,以免對骨髓造成影響。建議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營養均衡,適當多進行體育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