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的醫學名稱為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是因腦血管局部過於狹窄、完全堵塞後,誘發的腦組織缺血性軟化或壞死。
缺血性腦卒中屬於腦卒中的一種,其建立在了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發病,病因包括了年齡、遺傳基因、基礎疾病控制不當(如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多個方面。受動脈粥樣硬化持續發展的影響,一旦向著大腦組織供血的血管過度狹窄或堵塞,就會造成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軟化或壞死,並造成缺血性腦卒中發作。
缺血性腦卒中病情嚴重程度不同,臨床症狀也不相同。缺血性腦卒中常見症狀有頭暈頭痛、中樞性面癱、語言功能障礙、一側肢體麻木無力、偏癱等。如果缺血性腦卒中搶救不及時,可能會留下多種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在嚴重情況下,缺血性腦卒中也可導致休克、死亡。
缺血性腦卒中最佳搶救時間為發病後的3~6小時,越早進行溶栓治療,預後也就會越好。因此,建議有高血壓、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基礎病人群積極觀察身體變化,若突然出現中樞性面癱、一側肢體麻木無力等症狀,需及時就醫檢查,必要時搶救治療。在缺血性腦卒中治療期間,應有良好治療依從性、配合醫生進行康復訓練,以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