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復位方法需要根據脫位的方向進行復位,一般情況分為髖關節後脫位、髖關節前脫位和髖關節中心脫位。
1.髖關節後脫位:對於I型損傷復位時需要先鬆弛肌肉,接著進行麻醉,然後進行手法復位。常用的方法是提拉法,患者仰躺在地上,一人在旁邊雙手按壓固定,醫生面對患者站立,先可以使關節彎曲,然後雙手握住病人的膝蓋後方做持續牽拉,待肌肉鬆弛後略微向外旋轉,就可以復位成功。對於複雜型損傷,主張切開復位與內固定。
2.髖關節前脫位:需要在麻醉狀態下進行,患者仰躺在手術台上,醫生握住患者膝關節後方,使髖輕度彎曲與外展,並且沿著骨頭的長軸持續牽拉,另一位醫生站在對側按壓大腿內側施加壓力,在牽引下做向內動作,即可復位。
3.髖關節中心脫位:髖關節中心脫位需要及時處理,股骨頭內移明顯的,需要進行股骨髁上骨牽引,如果沒有效果則需要切開復位並進行固定。
患者如果髖關節脫位需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就診,由醫生診斷脫位的方向後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髖關節復位,不要自己操作以免造成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