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指退熱,打了退熱針2個小時還不退熱考慮與體內病灶未清除、藥物劑量不足等因素有關係,針對原因可通過控制感染、物理降溫、鼓勵飲水等方式降低體溫。
1.控制感染:發熱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通常提示體內有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可以通過血液檢查等明確發熱原因,根據相關化驗結果選擇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或者抗結核藥物等治療。只有找到發熱的原因,積極治療原發病,才能解決發熱問題。
2.物理降溫:可以通過溫水擦浴、降低室溫、冰敷等方式退熱,用藥間隔4-6小時後可遵醫囑使用布洛芬顆粒、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藥物,注意要根據體重足量用藥。
3.鼓勵飲水:發熱時機體產熱和散熱處於失衡狀態,如果飲水量較少不利於新陳代謝,會影響散熱。發熱時建議每日飲水2000mL左右,既能避免高熱造成脫水,也有助於體溫下降。
除上述常見方法外,控制室溫、適當減少穿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發熱。發熱時要預防高熱驚厥,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可以適當飲用補液鹽,必要時遵醫囑進行補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