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水腫指的是皮膚以及皮下組織受到某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含水量明顯上升,表現為局部組織彈性下降且厚度增加。根據皮下水腫的相關原因,可分為局部皮下水腫和全身性皮下水腫兩種情況,不同類型的水腫,原因不同。
局部皮下水腫主要是靜脈淋巴組織出現炎症所致,同時皮膚遭受外力打擊,也可能導致某個部位出現水腫。這種情況一般並不嚴重,可通過外敷藥物或者口服抗炎藥進行治療,比如洛索洛芬鈉片、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等。也可對局部進行紅外線照射,通過促進血管擴張加快局部組織水腫吸收。
全身性皮下水腫大多是由疾病因素所致,包括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肝硬化等。發病期間通常會導致器官發生病理性改變,也可能引發內分泌紊亂,影響體內水液正常代謝,便會出現全身性皮下水腫。對此可通過補充白蛋白來加強利尿功能,促進皮下水腫快速消退。必要時還需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地奧司明片、氫氯噻嗪片等。
出現皮下水腫的情況下,應該遵循清淡飲食,減少鈉鹽攝入。可配合局部熱敷、按摩等方式加快血液循環,減輕局部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