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膿腫發生後是否需要開顱手術,一般根據具體病情而定,早期可選擇保守治療,晚期可選擇開顱手術。
腦膿腫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腦炎、慢性肉芽腫和腦膿腫包膜形成,少數也可由真菌和原蟲侵入腦組織引起。早期腦膿腫採取藥物治療,主要是以抗生素對症治療為主,如頭孢曲松鈉注射劑、甲硝唑注射劑、萬古霉素注射劑等,同時給予脫水降低顱內壓藥物,如甘露醇注射液、甘油果糖注射液等。
開顱手術主要針對腦膿腫晚期,膿腫壁形成後,抗生素很難穿透厚厚的膿腫壁進入膿腫腔發揮作用。因此,有必要進行開顱膿腫切除術。切除過程中要排膿,然後徹底切除膿腫壁,一般不能破壞膿腫壁,否則膿液會在腦內擴散,導致腦膿腫復發。將引流管準確插入膿腫腔內,即可實施吸膿引流。
膿液抽出後可進行細菌培養,尋找敏感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建議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注意清淡飲食,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生活上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