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流血也被稱為耳道流血,常見原因有鼓膜外傷、化膿性中耳炎、大皰性鼓膜炎等。建議根據具體病因對症進行消毒清創、藥物治療。
1.鼓膜外傷:鼓膜外傷是造成耳道流血的主要原因,如果用堅硬物體挖耳朵,又或者是有劇烈響聲刺激耳道、打耳光等,都可能會造成鼓膜外傷,進而出現鼓膜外傷出血。鼓膜外傷出血要嚴謹沖洗外耳道或給外耳道滴藥物,應當進行全身抗生素類藥物(常見藥物有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洛膠囊、頭孢呋辛酯膠囊等)治療,必要時進行鼓膜修補術治療。
2.化膿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化膿性中耳炎的典型表現為耳痛、耳內間斷或持續性流膿、鼓膜穿孔、耳道流血、聽力下降等。化膿性中耳炎需進行藥物治療,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局部用藥治療,常見藥物類型有0.25%氯霉素液、氯霉素氫化可的松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大皰性鼓膜炎:大皰性鼓膜炎也被稱為出血性大皰性鼓膜炎,是鼓膜和鄰近外耳道感染誘發的急性炎症表現,與流感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大皰性鼓膜炎典型表現為劇烈耳痛、耳悶脹感、聽力障礙、耳道流血等。大皰性鼓膜炎的治療原則為抗病毒、緩解耳痛、預防感染等。常見用於大皰性鼓膜炎的治療藥物有抗病毒藥物、非甾體鎮痛消炎藥物、抗生素類藥物等。
除了以上三類病因外,耳道流血也可能與耳鼻咽喉創傷、顱底骨折、顳骨骨折、耳道腫瘤等因素有關。建議耳道出血先就醫檢查,明確具體病因後對症治療。治療期間需養成良好生活和飲食習慣,包括戒煙戒酒、通過飲食補充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不要暴力掏耳朵、避免長時間佩戴耳機等,都對病情恢復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