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鼻喉科疾病當中,慢性中耳炎屬於比較常見的一種,主要發病人群集中在兒童。這種病主要是由咽鼓管堵塞導致的,其次病菌入侵中耳也會誘發這一疾病。在病情初期,患者會出現耳鳴、耳痛、頭暈等症狀,並伴有閉塞感。為了避免出現嚴重後果,建議盡早接受治療,切不可拖延病情。那麼,慢性中耳炎頭暈如何治療呢?
很多慢性中耳炎患者發病時都會出現頭暈的症狀,這個主要是由於病菌入侵導致的。如果患者病症是由於過敏性鼻炎造成的,建議使用桃金娘油膠囊,來增加咽鼓管粘膜的清除功能,緩解堵塞症狀,然後再用糖皮質激素來消除感染。若患者屬於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則首先要將膿液導出,再局部用藥,循序漸進的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潔中耳時,要使用一定比例的氧氟沙星滴耳液,這樣可以徹底清除膿液。
當保守治療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則應該考慮通過手術來消除病症。特別是對於鼓膜穿孔的患者,有及時抽取積液並進行修補,這樣才可以確保聽力恢復正常。一般來說,在積極治療之後,不會留下後遺症,因此患者要做的就是根據醫囑做好術前準備和術後護理。在休養期間,不要讓臟水進入耳道,以免再次發生感染。
綜上所述,頭暈屬於慢性中耳炎的常見症狀之一,大多數患者都可以通過藥物來進行局部治療。其次由於慢性中耳炎的病程較長,患者要有長期治療的準備,不要因為症狀消失就隨意停藥。與此同時在生活中,保證生活和工作環境乾淨清潔,確保耳道內乾燥衛生,盡量避免疾病誘因在此出現。最後耳道內的耵聹有抑菌的效果,因此在平時不要頻繁的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