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外耳道炎是由於細菌感染而引發的,跟平時不注意外道部位清潔衛生等方面的因素都有一定的關係,患者會有外道疼痛、潰爛、滲液紅腫等症狀出現,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細菌感染的藥物以及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治療,大概一個星期到十天左右就能夠基本恢復。另外期間還要注意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這對病情的恢復有很大幫助。那麼細菌性外耳道炎究竟是怎麼引起的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它的發病原因。
1.細菌感染,主要指的就是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這是導致細菌性外耳道炎發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不注意外耳道部位的皮膚清潔衛生,或者是異物進入耳道,以及耳道內進水後沒有及時採取處理等等,都會增加細菌性外耳道炎的發病幾率。
3.環境因素,比如說長期待在溫度較高或者是濕度較大的環境當中,就會影響耳道分泌腺體的功能,並降低外耳道的免疫力,這對細菌性外耳道炎的發作也有推動作用。
4.疾病因素,包括患有慢性的糖尿病、貧血、腎病等疾病,都會破壞身體的免疫調節能力以及恢復能力,那麼耳道受到感染時就不容易治癒。
5.其他因素,包括外耳道皮膚破潰後沒有採取有效的處理,或者是經常佩戴助聽器、耳機,以及精神壓力大等等。
以上就是引起細菌性外耳道炎的幾個主要原因,患者可以使用環丙沙星、頭孢氨苄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做好外耳道部位的清潔跟保護工作。另外調整日常的飲食習慣,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燥熱腥發的食物,還要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抗菌抗感染能力,這樣就能促進細菌性外耳道炎更快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