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主要會出現飲食量減少、舌苔發白、肢體浮腫等症狀。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明確判斷病因,才能選擇到合適的方法治療,如果治療方法不正確,會讓病情變得更加嚴重,下面就來看一下脾胃虛是怎麼造成的?
1.飲食不規律
現在很多人飲食沒有規律,比如一日兩餐或不吃早餐,同時還喜歡吃辛辣、刺激、冰涼食物,這樣就會對脾胃造成傷害,從而導致脾胃虛的情況發生。
2.生活壓力過大
脾胃虛可能和生活壓力過大有關,比較常見的症狀和腸胃炎症相似,所以很多人會把這兩種疾病混淆。但是脾胃虛除了有腸胃不適症狀外,還伴有沒有精神、身體乏力、不想學習工作等症狀,所以需要明確判斷實際情況,再使用正確的方式調理。
3.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是導致脾胃虛的一種原因,很多女性平時營養補充不足,總是在經期吃生冷食物,氣血不足的出現率就會提高,情況嚴重時還會對生育能力造成影響。
4.外邪入侵
脾胃虛可能和濕邪、燥邪入侵有關,會對腸胃脾臟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而且長時間內蘊濕寒,會導致胸悶、咳嗽等情況發生。
5.長期心情不好
心情好壞和身體健康有直接關係,如果長期心情不好,就會導致憂思郁結在心裡,這樣身體健康情況會越來越差,也會對脾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脾胃虛的出現幾率會提高。
脾胃虛的出現原因是以上這些,患者需要先判斷清楚病因,再使用正確的方式調理,比如保持樂觀心態、做好保暖措施、適當運動、正確飲食等。如果脾胃虛的情況特別嚴重,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正確藥物治療,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