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是一種慢性系統性的血管炎症性疾病,又叫貝赫切特綜合症,在近些年來的臨床上是比較高發的,通常與遺傳、病原體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異常有關。患病後的主要症狀為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皮膚異常等,建議患者在發現這些症狀的時候及時診斷,這樣才可以更好的處理,那麼,怎樣才可以診斷白塞病呢?
1.查體檢查
查體檢查屬於診斷白塞病最為常用的措施,此方法需要找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來進行,檢查的過程當中會檢測患者的口腔、外陰和皮膚。如果存在病症就會發現口腔有痛性紅色小結或潰瘍,外陰存在大小陰唇反應,而皮膚上會有結節性的紅斑,一般呈對稱性,伴有壓痛感。
2.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在診斷白塞病的時候也是有良好效果的。此方法可以在疾病活動期的時候進行,這個時候存在病症的患者會出現貧血、紅細胞沈降率增快、C反應蛋白升高的狀況。並且部分患者的結核菌素試驗的結果是呈強陽性的。
3.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是臨床上應用範圍特別廣泛的診斷措施,可以用來診斷多種病症,其中也包括白塞病。臨床上比較常用的就是腦磁共振成像、胃腸鋇劑造影檢查、內鏡檢查、CT檢查、核磁血管造影檢查、血管超聲檢查、肺部X線檢查等等。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很細緻的瞭解病情,對後期治療有一定的幫助效果。
白塞病可以使用上面介紹的幾種方法進行診斷。建議在將疾病診斷清楚之後,積極選擇治療方案。建議使用藥物療法,比如秋水仙鹼、沙利度胺、非甾體類抗炎藥等。用藥的過程當中應該加強機體護理,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維持規律的作息習慣,飲食方面應該注意衛生,不要經常吃剩飯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