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中醫角度瞭解再生障礙性貧血

發佈時間:2024-11-26 14:43:30
範鐵兵副主任醫師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中醫學是沒有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個詞彙的,通常我們認為,慢性再障在中醫學當中,是由於勞倦過度,外感邪毒,房事不節等,導致臟腑陰陽受損,氣血虧虛而成虛勞症。臨床主要表現為面白無華,倦怠乏力,心悸氣短,頭暈耳鳴等一派血虛失榮的徵象,所以常以虛勞血虛型加以概括診斷。

因為腎主骨,藏精,生髓,精血同源,腎虛則精少髓枯,血不得生,所以慢性再障的本質是腎虛,通常可以分為腎陰虛型,腎陽虛型和腎陰陽俱虛型。而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主要是溫熱邪毒,侵及骨髓,內陷營血所致。全身造血組織迅速而廣泛的遭到破壞,呈現急勞血虛之症,面黃無華,頭暈倦怠等血虛之象進行性的加劇,溫熱邪毒外感高熱不退,內陷營血則可以出現齒鼻流血,尿血,黑便,口舌血泡等。再障分為慢性再障、重型再障。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免疫制劑、成分輸血尚未完善,中醫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屬於主要手段。

慢性再障以補腎為主,根據腎陰虧虛、腎陽虧虛、腎陰陽虧虛的表現,進行滋腎陰、補腎陽的治療;重型再障中醫認為屬於熱毒熾盛、迫血妄行的狀態。

早期以涼血解毒為主;中期以平補脾腎、涼平溫熱為主;晚期以健脾、溫陽、益腎為主;末期以補腎溫陽、補腎填精為主,治療效果較好。障礙性貧血,一定要注意飲食習慣,然後合理的用藥。

相關文章
中醫角度瞭解再生障礙性貧血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