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是中醫上的病症名,含義比較籠統,包括脾氣虛、脾陽虛、胃陽虛、胃氣虛、脾胃虛寒等類型,與稟賦不足、大病初愈、年老體弱等有關。 患者會出現脘腹脹滿、大便溏稀、精神不振、身體消瘦、腹脹腹痛等症狀,需要根據不同的分型進行調理,那麼脾胃虛弱西醫怎麼看呢?
1.胃腸功能性病變。脾胃虛弱在西醫上相當於胃腸功能性病變,是一類由各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消化系統疾病,具體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噯氣症、腸易激綜合徵、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便秘等類型。這些疾病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經常在情緒過度焦慮時發作,患者會出現胸骨後疼痛、食慾不振、吞咽困難、消化不良、胃脹氣等症狀。
2.西醫治療方法。 在西醫上,患者首先要接受詳細的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檢查項目包括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在明確診斷的基礎下,根據疾病的類型進行治療。如果受精神因素影響,較大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療,減輕焦慮、抑鬱、緊張等情緒。患者可以服用理腸劑進行調節,比如谷維素、維生素B1、嗎丁啉等。如果伴有睡眠障礙,可以適當使用鎮靜劑,比如安定、苯巴比妥等。
以上是脾胃虛弱西醫上的看法,這種病相當於胃腸功能紊亂,患者並不存在器質性病變,但經常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患者要注意日常調養,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過度勞累,平時要注意腹部保暖,少吃寒涼的食物,比如苦瓜、冬瓜、萵筍、茭白等。有利於調理脾胃的食物非常多,比如紅棗小米粥、蓮子山藥粥、沙參麥冬扁豆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