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是耳科常見疾病之一,指外耳道灼熱、疼痛,主要致病原因是由於挖耳不當或藥物刺激、洗澡等水液浸漬引起耳周淋巴結腫大,主要病變部位在外耳道軟骨部,目前嬰幼兒患病人數居多。若不及時處理,易被細菌侵入感染。那麼,嬰兒患外耳道炎主要的症狀有哪些?
寶寶患外耳道炎一般表現為發癢,耳痛,嚴重時會流出分泌物。檢查亦有耳廓牽拉痛及耳屏壓痛,外耳道皮膚瀰漫性紅腫,外耳道壁上可積聚分泌物,外耳道腔變窄,耳周淋巴結腫痛。慢性者耳發癢,少量滲出物,外耳道皮膚增厚、皸裂、脫屑,分泌物積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狹窄。
患了此病若不及時治療,會對寶寶造成嚴重後果。反復外耳炎會使寶寶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連硬化,使聽力進一步下降。如不適當用藥,另可引起內耳神經功能下降,導致更難醫治。另外,嚴重者可導致骨瘍型或膽脂瘤型外耳道炎。如果骨頭受侵蝕時有可能導致面神經癱、腦膜炎、腦膿腫等顱內外併發症,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對寶寶的健康不容忽視,患病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並及時接受治療。具體可用酚甘油或10%魚石脂甘油棉栓留置外耳道內,必要時給抗菌藥物及鎮痛藥,或者通過局部熱敷、理療或普魯卡因封閉治療。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成長,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兒童經常患外耳道炎,這讓很多父母為之頭疼。據瞭解,這病主要是由於日常挖耳不當,或兒童玩耍時傷及表皮,使細菌進入造成感染。所以,我們做好各種預防措施,避免細菌入侵人體,防止疾病的產生,作為父母,平時要教育孩子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提高孩子安全防患意識以及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