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陰道炎或念珠菌性陰道炎即外陰陰道假絲念珠菌病(VVC),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種常見多發的外陰陰道炎症性疾病。白色念珠菌為條件致病菌,10%~20% 的非孕婦女及30%的孕婦陰道中有此菌寄生,但菌量少,不引起症狀。只有當全身及陰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尤其是局部細胞免疫力下降,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才會引發陰道炎症狀。
霉菌性陰道炎又稱為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容易復發。治療上,第一,主要以消除誘因,如及時停用廣譜抗生素,雌激素等藥物,積極治療糖尿病,囑咐患者勤換內褲,用過的毛巾及生活用品用開水燙洗。第二,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局部或者全身抗真菌藥物,以局部用藥為主。常用的藥物為唑類抗真菌藥,如克霉唑栓劑,米糠唑栓劑或者制霉菌素制劑等。將藥物放置於陰道深部,每晚一次,連續應用7~14日。對於未婚婦女及不易採用局部用藥者,可選用口服藥物。常用藥物有氟康唑分散片,150毫克,單次頓服。第三。對於複雜性的霉菌性陰道炎,在原有治療的基礎上,延長一個療程的治療時間。若為口服用藥,則在72小時後加用一次。若為局部用藥,則延長週期至14日。
通常出現霉菌性陰道炎需要消除誘發因素,同時根據症狀的輕重程度,遵醫囑使用全身抗真菌的藥物對症治療。如果病情嚴重或反復發作,需要延長治療的時間,即使在做真菌學檢查陰性後,依然要進行鞏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