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容易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而且這種疼痛還會蔓延,逐漸侵犯累及大腿內側和腰背部,導致患者出現多處放射性疼痛的症狀。要想快速緩解,就要結合其病因進行針對醫治,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危害,恢復健康。那痛經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會不會是宮頸納氏囊腫所致?
一般來說,宮頸納氏囊腫不會導致患者出現痛經的症狀,此病發生只會侵犯累及鄰近宮頸組織,導致其異常增大、硬度增加等。而痛經出現主要與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多、子宮病變疾病有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詳細瞭解一下吧。
1.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多
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多容易導致子宮收縮、血管痙攣,長期下去可能會造成子宮缺血、缺氧,引發痛經,危害健康。
2.子宮過度傾屈
子宮過度傾屈容易導致經血瀦留,從而刺激損傷子宮導致其異常收縮,出現痛經的症狀,影響健康。
3.子宮發育不良
部分患者出現痛經的症狀,可能與子宮發育不良有關,因為子宮發育不良容易導致子宮產生不協調收縮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痛經、月經異常等。
4.盆腔感染
痛經也有可能繼發與盆腔感染,因為盆腔感染容易導致盆腔充血,引發經期下腹部疼痛、墜脹等不適症狀,危害健康。
5.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出現局部出血、疼痛的症狀。所以說痛經也有可能是此病所致,需要重視,做好防治。
6.其他誘因
除了上述介紹的五種原因之外,還有一些誘因也會引發痛經,如子宮腺肌病、子宮生殖道畸形、宮內放置節育環、盆腔淤血綜合徵等。
綜上所述,痛經與宮頸納氏囊腫無關,此病發生多數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感染、子宮過度傾屈、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多有關。建議此疾病患者能夠正確認識瞭解其誘因,進行針對醫治,健康恢復,享受美好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