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尿常規中非鱗狀上皮細胞偏高是怎麼回事

發佈時間:2021-11-16 15:24:28
聶志揚副主任醫師 北京醫院

尿檢非鱗狀上皮細胞偏高,如果只是單純的增高,並不能夠判定情況,需要結合尿常規檢查中其他項目及泌尿系彩超檢查來綜合判定是否有相關病變。非鱗狀上皮細胞偏高,考慮偏高的上皮細胞為腎小管上皮細胞或者移行上皮細胞,主要來源於黏膜處,如膀胱、輸尿管、腎盂黏膜等,越靠近尿道外口,鱗狀上皮分布的越多。造成非鱗狀上皮細胞偏高的原因有泌尿系腫瘤、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等。

1.泌尿系腫瘤

當發生泌尿系統腫瘤時,如輸尿管的尿路上皮腫瘤、膀胱的尿路上皮腫瘤等,因腫瘤組織侵犯,出現非鱗狀上皮細胞的異常脫落,造成非鱗狀上皮細胞偏高,B超、CT通常都會有陽性的發現,再結合膀胱鏡檢查或者輸尿管鏡檢查,病理活檢等檢查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干預;

2.泌尿系感染

當存在泌尿系感染時,炎症會刺激膀胱黏膜,輸尿管黏膜,造成非鱗狀上皮細胞的脫落增多,從而使得尿檢中非鱗狀上皮細胞偏高,尿常規檢查中可發現白細胞數目增多;

3.泌尿系結石

泌尿系發生結石時,結石會磨損黏膜引起非鱗狀上皮細胞的異常脫落,在尿檢中也會出現非鱗狀上皮細胞偏高的情況,行泌尿系統B超檢查時可見存在有結石,需要進行抗感染或者體外衝擊波碎石等治療。

相關文章
尿常規中非鱗狀上皮細胞偏高是怎麼回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