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充血一般出現在結膜炎、青光眼等眼病,西醫認為是眼壓過高導致充血,一般採用滴眼、激光、手術等方法治療。而中醫認為是風熱合邪,火氣上行,導致充血。火氣來源於肝火、痰火或陰虛火旺等。所以治療以疏風祛火為主,並結合舌苔症狀施治,以下略舉三個藥方。
1.肝火攻目
如果伴有惡心嘔吐,惡寒發熱的症狀,並且舌紅苔黃,是因為發怒或鬱悶傷肝,風火上行致使眼睛充血,治法是清熱瀉火,涼肝疏風。所用藥方為綠風羚羊飲:羚羊角(或山羊角)、黃芩、防風、知母、大黃、丹參、茯苓、玄參、桔梗、細辛、赤芍、丹皮、地龍、車前子。共16味藥。
2.痰火動風
如果伴有眩暈,惡心嘔吐的症狀,並且舌苔黃膩,是由於飲食不節,傷了脾胃,濕轉化為痰,痰氣上行成火以致充血。治法是降火逐痰,平肝熄風。藥方為將軍定痛丸:大黃、陳皮、白芷、礞石、白僵蠶、半夏、桔梗、黃芩、天麻、薄荷等10味藥。
3.陰虛火旺
如果伴有頭和眼睛脹痛,視物模糊,觀燈火時有虹暈現象等症狀,並且舌紅少苔。是因為肝腎陰虛,精血耗損過度,眼睛缺少營養,虛火過旺而充血。治法是滋陰降火,平肝熄風。藥方為阿膠雞子黃湯:牡蠣(先煎)、阿膠、生地、白芍、石決明、絡石藤、雞子黃、茯苓、鈎藤、甘草。
以上藥方臨床效果明顯,沒有副作用。所以充血性結膜炎還是喝中藥好。中醫對此病的診斷手段主要是瞭解症狀和舌苔視診,檢查時無創無痛,並針對不同症狀開具不同藥方,採用「同病不同方」來治療不同的患者,是中醫辯證施治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