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和健康也就格外重視。由於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高發,兒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也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重視。
兒童的分泌性中耳炎是主要是由於咽鼓管不通暢或阻塞後等引起的以傳導性聾和鼓室積液的病理改變,並出現耳悶、聽力下降等為主要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發;是小兒常見的聽力下降原因之一。
導致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很多,也與導致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有所不同。
首先是機械性阻塞。例如小兒腺樣體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腫瘤或淋巴組織增生、長期的鼻咽部填塞等生理變化均可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影響咽鼓管咽口的開放,從而導致兒童分泌性中耳炎。
其次的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是功能障礙,即咽鼓管開閉的肌肉收縮無力;咽鼓管軟骨彈性較差,當鼓室處於負壓狀態時,咽鼓管軟骨段的管壁容易發生塌陷,兒童咽鼓管短而寬,近於水平位,因此鼻咽部的感染易擴散至中耳,此為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學基礎之一。齶裂病人由於肌肉無中線附著點,失去收縮功能,故易患兒童分泌性中耳炎。
有部分小兒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這可能也是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而除了上述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之外,也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分泌性中耳炎在患感冒或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的兒童中很常見,所以當孩子感冒鼻塞時,應及早治療,建議給孩子使用收縮鼻粘膜的藥物,若鼻涕多時,擤涕時宜採用一側擤的方法,不可過分用力,以防鼻涕進入耳道引起耳鳴。平臥位餵奶、接觸其他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被動吸煙等因素都可以增加兒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 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所以當家長髮覺兒童對聲音反應遲鈍或對音量要求過大時應早到醫院檢查。10歲以下的兒童更是要定期進行聽力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