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炎是一種由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結膜組織病症,發病率跟傳染性都很高,如果不及時治療,對患者的危害很大,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影響視力。建議對於細菌性結膜炎的症狀一定要瞭解,以便在出現症狀時能及時治療,以防影響視力,具體如下所述。
1.潛伏期為一到三天
細菌性結膜炎的潛伏期一般為三天,兩隻眼睛一般會同時發病,也可能會間隔一到兩天。發病後,眼睛會出現異物感以及眼睛出現刺痛,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就會慢慢加重,逐漸出現畏光、流淚、出現灼燒感、眼瞼腫脹等症狀。睡醒起床後會因為分泌物過多,而導致視力模糊,用清水沖洗乾淨後就會恢復。
2.出現粘液膿性分泌物
細菌性結膜炎症狀加重後,患者眼部會出現粘液或者膿性粘液,沾附在眼瞼邊緣以及睫毛上。重症患者的眼部分泌物中的纖維蛋白,會凝結成乳白色的假性結膜,沾附在眼瞼結膜的表面,可用鑷子清理,清理時可能會導致輕微的出血,但不會造成眼部組織的傷害。
3.導致瞼球結膜充血
細菌性結膜炎還會導致瞼球結膜表面充血,眼瞼結膜與穹隆結膜充血最為明顯,有的時候還會出現眼部紅腫跟球結膜水腫,有的患者結膜下會出現出血點。
4.全身症狀
細菌性結膜炎還會引起發燒、頭痛、乏力等全身症狀,有時候還會出現耳部淋巴結腫大的狀況。
5.愈合時間
當細菌性結膜炎在發病三到四天之後,病情達到高峰,在一段時間後,症狀就會減輕,一般來說,兩到三周便會痊癒。
以上便是細菌性結膜炎的主要症狀,輕度症狀時,不會對生活造成甚麼影響。但如果在發病時不及時治療,會加重病情,影響視力。所以當眼睛剛出現細菌性結膜炎的症狀時,就要引起重視,及時治療,做好眼部護理工作,才能利於結膜炎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