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當膝蓋出現受損時,會影響正常的行動,對正常的生活非常的不便。人們感覺膝蓋不適疼痛時,可以嘗試做膝蓋穿刺術,也可以在膝蓋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進行治療。玻璃酸鈉是一種模擬人體膝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液體,那麼在打完玻璃酸鈉後需要注意甚麼呢?
第一、膝關節注射玻璃酸鈉屬於有創操作,注射之後患者需保持穿刺點的清潔衛生乾燥,6小時之內不可以沾水,否則會出現感染問題,對膝蓋的傷害極大。
第二、打完玻璃酸鈉後一定要注意適當的休息,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否則會使膝蓋受損加重。通常建議三個月內減少步行、上下樓梯以及做蹲起運動,最好以靜養為主。
第三、膝蓋不適的患者打完玻璃酸鈉後,膝蓋局部容易出現輕微的腫脹不適感,這屬於正常的反應現象,適當的休息便會有好轉。如果腫脹情況一直持續不斷,需要及時就醫檢查,避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第四、注射玻璃酸鈉後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可以受涼,因為受涼之後會導致血液循環減慢,炎性代謝產物會出現堆積,滲出物會增多,會導致膝蓋關節內的積液逐漸增加,進而膝蓋出現嚴重的疼痛感。
第五、雖然注射玻璃酸鈉後不可以劇烈的運動,但膝蓋關節可嘗試做屈伸運動,有助於玻璃酸鈉可以均勻的分布在關節腔內,起到明顯的潤滑作用。
人們的膝蓋出現嚴重的疼痛,或者膝蓋內的積液不足,可通過注射玻璃酸鈉的方式進行緩解。注射之後需要注意上述問題,否則會使注射的效果欠佳,還會使膝蓋變得腫脹疼痛,不利於身體健康。此外玻璃酸鈉注射後一般在2~3周內會逐漸起效,便可持續三個月到一年以上的時間,因此人們應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