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結膜炎是生活當中一種非常常見的眼科疾病,患者發病後,大多會出現眼部紅腫、疼痛、瘙癢、分泌物增多的情況。如果治療不及時,還可能會影響患者的視力水平。關於細菌性結膜炎患者需不需要吃消炎藥,要根據患者本身的病情來定,下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如果細菌性結膜炎患者的病情較輕,剛開始治療是不需要吃消炎藥,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當患者眼睛分泌物增多時,可以用無刺激的生理鹽水清洗結膜囊,沖洗時注意小心操作,不要損傷角膜上皮,還要注意清洗工具單獨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在清洗結膜囊的同時,細菌性結膜炎患者還需要局部使用抗生素類滴眼藥或眼藥膏,比較常用的有廣譜氨基苷類和喹諾酮類的藥物,如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眼劑和眼藥膏等。病情急性發作階段,每1到2小時使用一次,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合成抗生素滴眼劑。
最後,細菌性結膜炎也分很多種,有些類型比較嚴重,比如淋菌性的結膜炎是急性化膿性結膜炎,在急性傳染性眼病當中屬於最劇烈的一種。再比如假膜性的結膜炎,這些較為嚴重的病情,在治療時除了局部用藥,還需要全身用藥,就需要患者吃消炎藥。主要選擇青霉素的藥物,也可以選擇肌肉或靜脈注射。
綜上所述,對於大部分細菌性結膜炎患者來說,不需要吃消炎藥,主要以局部治療為主,如果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則需要口服或靜脈注射消炎藥。因為細菌性結膜炎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患者在接受藥物的同時,還需要注意隔離,私人物品不要混合使用,防止將病情傳播給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