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膜炎是很常見的眼科疾病,俗稱為紅眼病。由細菌感染導致的結膜炎就稱為細菌性結膜炎,可分為超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的類型。引發該病的病原體有很多,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這種病有一定的危害,及時診斷和治療很重要。那細菌性結膜炎怎麼診斷呢?
1.症狀和體徵:細菌性結膜炎經常在春季和秋季發作,發病非常急促,以雙眼發病為主,患者的眼睛會出現異物感、燒灼感,伴有膿性分泌物、結膜充血、眼瞼腫脹等現象。患者每天早上起床時可發現瞼緣有分泌物,剛開始呈漿液性,之後變為粘液性。如果累及角膜,會形成渾濁現象,導致視力下降。如果感染流感嗜血桿菌,還可能併發眶周蜂窩組織炎,引起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狀。
2.相關檢查:為了與病毒性結膜炎、瞼緣炎等疾病鑒別,患者需要接受相關的檢查,包括病原學檢查、體格檢查、裂隙燈檢查等。通過病原學檢查,可以明確導致該病的病原體,便於進行治療,如果全身症狀比較嚴重,還需要進行血培養。通過裂隙燈檢查,能夠確定是否存在新生血管、乳頭增生、角膜上皮缺損等病變,這也是診斷該病的主要方法。
以上是細菌性結膜炎的診斷方法,包括症狀體徵及相關檢查。這種結膜炎是由細菌感染造成的,發病較急,需要盡快做分泌物塗片檢查,然後進行藥物治療。如果分泌物比較多,要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常用的藥物有磺胺酰鈉、氯霉素、紅霉素液等。在疾病初期,可通過冷敷來緩解眼部不適感。如果併發角膜炎,也需要進行相關的治療,避免累及視力。